快讯|小号演奏家郭翔获安德烈国际小号大赛特别荣誉奖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8日,第七届莫里斯·安德烈国际小号大赛在巴黎落下帷幕。我国青年小号演奏家、芬兰坦佩雷爱乐乐团小号首席郭翔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尘封16年之久的莫里斯·安德烈国际小号大赛创办于1979年,是以小号作为唯一乐器的单一器乐大赛。在小号界,传奇小号大师莫里斯·安德烈代表着小号的至高标准,以大师名字命名的大赛也被认为是选拔全球最高等级艺术和演奏能力的小号演奏家的顶级赛事。又因为是在近代小号摇篮的法国举办,对小号演奏家有着特殊的意义。巨大的号召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小号艺术家,最终来自20多个国家的70名小号演奏家入围了正赛,其中包括多位来自欧洲强团的小号首席。

复赛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先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大赛日期拖了一年又一年。而后是在开赛前陆续有两位评委突然宣布退出。接着在比赛期间,评委之一、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小号首席、俄罗斯小号演奏家蒂莫·马丁诺夫(Timur Martynov)在决赛阶段因艺术标准的分歧宣告退出,引发较大争议。这到底是继承了过去的传统,还是成为了一个“新赛”,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也为大赛的前景蒙上了深深的阴影。

大赛里的中国演奏家

客观来说,放眼全球重量级铜管大赛,亚洲艺术家的身影寥寥无几,而中国演奏家就少之又少。莫里斯·安德烈小号大赛上,最终有两位中国艺术家入围正赛,且凭借他们出色的表现双双成功晋级半决赛,这是史无前例的。他们分别是著名小号演奏家郭翔和旅德青年小号女演奏家常懿丹,两人曾同时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分别师从朱光和陈光老师。两人在附中期间还是同一个铜管五重奏的成员。

大赛里的女性小号手

曾经,铜管给人的印象都是粗狂的本色气质大于“知性”的文艺气质。然而,时至今日,这个固有的印象已在逐渐改变。你无法想象,“15年前,你甚至会听到乐团的小号手表示他们永远不会与女性小号并排演奏,” 法国小号大师罗杰·德尔莫特(Roger Delmotte)说,“本届大赛上,入围正赛的女性小号演奏家的比例达到了10%,虽然数量仍然很少,但是环境在逐渐改变。” 常懿丹,作为来自中国的女性小号演奏家,成为成功挺进半决赛的三位女性之一,更加值得祝贺。

第七届莫里斯·安德烈国际小号大赛获奖者

第一名:Sebastian Berner(德国)28岁

第二名:Lennard Czakaj(波兰)25岁

第三名:空缺

第四名:PierreEvano(法国)23岁

Raphael Horrach(法国)20岁

特别荣誉奖:郭翔(中国)28岁

MarcoDaSilva(葡萄牙)30岁

James Vaughen(美国)23岁

最佳音质奖:Marion Vezzosi(法国,女)29岁

最佳委约作品演奏奖:LucasLipari-Mayer(法国-意大利)26岁

来源:今日音乐

zh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