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银白色晚礼服,一头金发,一曲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露琪亚的咏叹调《寂静笼罩着》……9日晚,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BMF)开幕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一位唱片里的大腕儿的出现,瞬间将舞台点燃——73岁的捷克传奇花腔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与指挥家彼得瓦伦维托克执棒下的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演绎了多尼采蒂、罗西尼、马斯卡尼、贝里尼、威尔第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
唱了52年,依然是“最佳状态”,时间仿佛静止,一切恍如昨日。在本场演出之前,格鲁贝罗娃曾笑着告诉记者一个“秘密”——她多年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规律,每次巡演的第三场演出是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这次巡演第三场恰恰就是此次演出。每曲唱罢,现场此起彼伏的“bravo”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证明了格鲁贝罗娃并没有夸口。初次和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格鲁贝罗娃不吝赞美之词,“很多欧洲的交响乐团演奏中规中矩,因为他们并不觉得演出的歌剧曲目有多特别,但中国爱乐乐团真的是在用心演奏,给出的反馈特别精准。”
格鲁贝罗娃被认为是露琪亚的最佳诠释者之一,她以轻巧灵活的声线和娴熟精湛的花腔著称。她曾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过48个角色,其中《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露琪亚一角就演了88场,今年2月,她在布达佩斯最后一次演唱了《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创造了歌剧舞台上饰演露琪亚年纪最大艺术家的纪录。
此次音乐会,除了献唱《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选段,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经典选段《美妙的歌声随风荡漾》同样具有纪念意义,1968年格鲁贝罗娃首次亮相歌剧舞台的作品便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音乐会下半场,《村女琳达》和《滕达的贝亚特里切》的选段亦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哦,这心灵的光芒”和“如果容许我立碑,那么不必献花”这两首咏叹调,充分展现她丰沛的情感表达、自如的气息控制和行云流水的花腔技巧展。
音乐会的高潮出现在尾声,状态极佳的格鲁贝罗娃返场三次。第一次返场的她带来的中国传统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堪称惊艳;第二次返场,她献唱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选段《笑之歌》;在如潮的掌声中,第三次返场的她,唱起了中国歌曲《我爱你,中国》,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大合唱。
对北京乐迷而言,能在现场看到格鲁贝罗娃这位唱片中令人景仰的大师,更像是一次美梦成真。音乐评论人许渌洋难掩心中激动:“在今天再看格鲁贝罗娃这样的艺术家演出,已经不仅仅是聆听优美的音乐,更是从她的歌声中分享二十世纪那个大师云集的伟大时代,格鲁贝罗娃可能已经不在她本人的艺术巅峰时期,但当观众见到她出现在舞台上时,是向一个奇迹致敬,向自己痴迷的古典音乐致敬。”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徐颢哲
摄影:王小京
监制:李红艳
编辑:牛春梅
流程编辑:吴越